
钟美美新作品获赞百万,妈妈意外圈粉:展现孩子的天性,是父母的终极使命!
1.近日,一名初中生屡屡登上微博热搜↓↓↓
起初,网友们被他模仿老师的表演圈粉,纷纷表示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;
后来,他下架了所有短视频,引起了网友们各种猜测和担忧;
再后来,大家惊喜地发现,他的表演依旧灵气十足,一举一动没有丝毫拘束。
他,还是那个俏皮的小男生,模仿各行各业人物,生动又鲜活。
这个备受关注的网红少年,就是——钟美美!
十三岁的钟美美,是一名初二学生,来自黑龙江鹤岗。
最新发布的短视频里,他模仿了一位酒店前台。
视频中,钟美美设计了一个捧碗吃饭的动作,自然流畅地切入剧情;
中间,他还巧妙地加入了呵气,以及小声嘟哝“辣死了”等细节,来使剧情连贯。
视频末尾,这位“酒店前台”与同事对接工作,语气语调在瞬间画风突变。
剧情完整真实,细节设计连贯接地气,钟美美的这段表演,在抖音获赞近百万!
一段时间以来,网络上也陆续出现了支持钟美美的声音!
中戏毕业的青年导演苗九龄如此评价:
节奏小天才,信念感小天才,吐字重音比许多中戏本科艺考上来的,又有两三年表演训练的表演系孩子要强。
所以,表演是1%的努力,99%的天赋。
然而,孩子有这样的表现,与其背后的家庭教育,是分不开的。
6月5日,光明日报发布微博,引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《什么是教育》:
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
这条微博,进而指出:
教育是启发、包容。这种包容,包括对孩子创造力的接纳与鼓励。
从这个角度来讲,钟美美无疑是幸运的。
妈妈吴女士,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只要学习不下降,兴趣爱好这方面,她都不会加以干涉。
并且,对于商家发出的广告邀约,妈妈均给予了婉拒,她表示:
我觉得,这都不是孩子现在该有的。
对此,钟美美说,妈妈有时候还会找一些人物,让自己模仿。
保护孩子的天性,支持孩子的兴趣特长,钟美美的妈妈,在网络上亦大量圈粉。
2.曾几何时,很多家长会将自己的想法,强加在孩子身上。
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经验,帮助孩子照抄成功的捷径。
还有的家长,不期待孩子取得多大的成就,只想着孩子服从他们的安排,过安定的生活。
很多孩子,因而被禁锢了天性,就连人生方向,也偏离了自己的心之所向!
多年后,孩子们回望年少时的热爱,早已变成一堆冰冷的灰烬。
只有意志坚定的孩子,才会倔强追求自己的热爱,摆脱父母的影响。
智慧的家长,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,他们会尊重孩子的想法,并提供支持。
商界就有这样一对父子:塔拉维斯·奈特,和他的父亲——耐克创始人菲尔·奈特。
年少时期,塔拉维斯·奈特想要摆脱父亲的影响,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为此,他拒绝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走上了音乐道路:成为一名歌手。
塔拉维斯·奈特的第一张音乐专辑,叫做《离我远点》,一经发售,很快便售出十万张。
不久后,塔拉维斯·奈特得知了事情的原委:
父亲菲尔·奈特沟通了唱片公司,他的专辑才得以面世;
而这十万张销售量,亦是来自父亲的支持。
塔拉维斯·奈特知道真相后,倔强地退出了音乐圈。
后来,他在一家动画广告工作室实习。
在这里,他痴迷于“定格动画”,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钻研。
爱子心切的父亲,立刻斥巨资成为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,让儿子进入董事会,参与决策。
在父亲的支持下,塔拉维斯·奈特带领团队,取得了亮眼的成绩:
2010年,第一部动画长片《鬼妈妈》,获得第37届动画安妮奖。
2013年,《通灵男孩诺曼》获得第40届动画安妮奖。
2015年《盒子怪》入围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。
2017年的《魔弦传奇》,再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奖。
3.耐克创始人菲尔·奈特,没有强迫儿子入职家族企业,而是选择为孩子的理想,提供助力。
塔拉维斯·奈特在个人兴趣的驱动下,用匠心和汗水钻研制作。
最终,在父亲的支持下,他带领团队屡创佳作!
诚如股神巴菲特所言:
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,就是找到他的热情所在,
鼓励他全力以赴地追求,并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当然,大多数家长没有雄厚的财力,不能像耐克创始人那样一掷千金。
事实上,我们依然可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,鼓励孩子勇敢做自己,追随心之所向。
著名作家莫言在回忆母亲时,这样写道:
我母亲不识字,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。
我们家生活困难,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。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,她总是会满足我。
她是个勤劳的人,讨厌懒惰的孩子,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,她从来没批评过我。
在母亲的支持与鼓励下,莫言在文学路上越走越远,从而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。
家长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鼓励,至关重要;
至少,父母也不强迫孩子对自己的想法,亦步亦趋...
2019年,流浪大师沈巍在网络爆红。
一个蓬头垢面、衣衫褴褛的流浪汉,居然能用流畅的普通话讲《左传》、《尚书》、各地掌故...
原来,沈巍从小喜欢阅读文史书籍,父亲却对此嗤之以鼻。
填报专业时,他迫于父亲的压力,违心选择了审计专业。
如今,沈巍对当初的选择,这样评价:
学审计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。
当年,他在大学毕业后,进入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工作,却一直不快乐。
父亲临终前,向沈巍道歉。
“可他的选择,改变了我的一生”,沈巍回忆起来,仍难以释怀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沈巍在单位办理了病退;十年后,他开始了流浪生活。
假如父亲没有强行干预,“流浪大师”或许可能会成为“大师”,也未可知!
4.教育专家杨东平曾说:
“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,是家长的终极使命。”
为人父母,多一些包容,尊重孩子的天性,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,是父母的责任;
为人父母,更应多一些启发教育,而非将“教育”视作“小剪刀”,对着小树苗肆意修剪;
父母只有看见孩子的独特之处,我们的孩子,才能在自由的天空下,快乐飞翔,从而打造一篇属于自己的天空!